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
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I长林梢1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
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:忍能2对面为盗贼,公然抱茅入竹3去。
唇焦口燥呼不得!归来倚杖自叹息。俄倾风定云墨色*,秋天漠漠向昏黑4。
布衾5多年冷似铁,娇儿恶卧踏里裂6。床头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7未断绝。
自经丧乱8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9。
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0,风雨不动安如山!
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?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
这是 杜甫 (《杜甫》人物)自伤贫困的歌。上元二年(761)秋八月,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,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,搞得屋漏床湿。面对这苦难的处境,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,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"天下寒士"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。这种忧国忧民、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。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,句式长短不齐,韵脚多次转换,给人一种参差错落、曲折跌宕的感觉,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。《唐宋诗醇》云:"极无聊事,以直写见笔力,入后大波轩然而起,叠笔作收,如龙掉尾,非仅见此老胸怀,若无此意,诗亦不可作。"